5G技術的普及和建設加速,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僅手機需要更新換代,多年不變的手機卡也出現了新的可能。日前,北京移動攜手紫光國微宣布5G超級SIM卡正式上市,該卡利用創新性芯片技術,將存儲卡和SIM卡功能融為一體,手機還能有高達128GB的存儲功能。存儲卡和SIM卡合二為一的手機卡是否是5G時代的新趨勢?對此,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超級SIM卡示意圖。受訪者供圖
手機儲存空間需求迫使尋找多種擴容方法
“5G超級SIM卡相比普通SIM卡最大的區別在存儲容量上,讓手機卡告別了小存儲時代。”紫光國微產品副總裁姜震介紹,普通SIM卡一般最大512KB,而超級SIM卡有32GB、64GB、128GB,未來還將向TB級別演進,可擴容幾十萬倍。
無獨有偶,今年2月19日小米一項關于存儲卡的專利曝光。專利顯示,這種存儲卡正面為存儲卡形態,背部為SIM卡形態,使一張卡片同時擁有了通信和存儲兩種功能。
“通信和存儲合二為一也是適應行業發展的趨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實驗室信息安全部副主任國煒表示,進入5G時代,通信網絡的傳輸速度越來越快,對手機存儲空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不過手機存儲空間的增長會造成手機成本的劇增,而在手機價格競爭激烈的市場情況下,尋找其他擴容方法是行業的挑戰,也是需要。
如何實現通信和儲存功能合二為一?姜震說,5G超級SIM卡適配Nano+SD卡槽,它在存儲卡形態基礎上增加了SIM觸點,所以可實現二合一卡槽上同時支持存儲功能和SIM通信功能。只要是帶有Nano+SD卡槽的手機都可以使用。
不過雖然名字里有5G,但該卡全面兼容5G/4G/3G/2G網絡,也就是說只要是Nano+SD卡槽的手機都可以使用。姜震說,由于非5G手機基帶無法支持高速的5G網絡,用戶要用5G網絡肯定是需要更換5G手機。而該卡的產生主要是想解決5G時代帶來的海量數據存儲這一用戶剛需問題。

超級SIM卡示意圖。受訪者供圖
芯片技術發展讓構想成為可能
“擴展SIM卡存儲容量,此前行業內已經有相關探索,但是因為當時技術不成熟而作罷。”國煒表示,從技術層面來看,通信和存儲合二為一,需要考慮SIM卡內部的一些通信和數據傳輸接口。在2013年有運營商提出過基于USB接口的大容量SIM卡,但是由于USB接口速度比較慢,不能進行大規模的數據傳輸,且當時可實現的內部存儲卡容量非常小,造成應用范圍受限。
在目前智能手機纖薄化設計趨勢的影響下,手機體內部可用的空間有限,合理利用很多手機TF卡和SIM卡二合一的插槽,成了一個不錯的低成本擴容的方案。
將SD存儲卡與SIM卡結合,聽起來很容易,但要實現卻不容易。雖然在民間有高手通過手工打磨將兩種卡重疊并塞進卡槽內讓其被系統識別,不過要實現工業化生產將SIM卡芯片直接集成在Micro SD的表面,除了設計還要封裝技術上的創新。這是對芯片封裝技術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借助了存儲卡的高速接口,解決了之前傳輸速率慢的問題。據了解,該卡支持UHS-I高速接口,較普通SIM提速2000倍。
“當然,隨著芯片技術的發展,未來手機卡還會有不斷的新發展。”國煒表示,不過就目前來看,國外還沒有企業提出這種合二為一的產品,超級SIM卡中的安全芯片,已經完全實現本地化設計生產,能夠滿足國內的需求,同是,在該細分行業,超卡安全芯片已屬國際領先水平。
芯片等級升級至金融級別更安全
“在安全上,超級SIM卡的安全級別是金融級,所以芯片安全級別較普通SIM更高。”姜震表示,5G超級SIM卡采用了紫光國微的全球首款40nm工藝安全芯片,這款芯片也是目前中國唯一通過CC EAL6+(信息技術安全評價通用準則評估保證級6)測試的SIM卡芯片。
信息安全最關鍵的密鑰,也是黑客攻擊的最終目標,防范的手段之一就是對數據進行加密。硬件芯片加密是其中一種比較安全的手段。超級SIM卡密鑰的產生、存儲、運行在安全芯片內部完成,且為一卡一密。因此,無論是使用者還是黑客都無法獲得密鑰,即便獲得卡中密文,仍無法獲得用戶的私人信息。姜震說,這相當于給手機自帶了安全芯片,使用一些需要安全芯片的功能時,不用再額外使用外置安全芯片。
“超級SIM卡的存儲方式為本地存儲,只要此卡不丟失即不會發生數據泄露、丟失的情況。”姜震說,用戶可以將保存其中的通信錄、照片、文件進行加密,可有效避免黑客木馬盜取泄露風險,換機不丟失、不泄露。可以將它理解為獨立于手機內置存儲空間之外的“保險箱”空間。
“提高手機卡的安全等級是企業的嘗試,也是行業的要求。”國煒表示,隨著5G時代的到來,手機數據安全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的《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就提到要著力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要強化5G網絡數據安全保護。相信隨著5G技術的發展,5G數據安全保護水平也將得到切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