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集團對電氣化轉型的渴望,從它自建電池組裝廠就可以看出。
近日,奧迪集團汽車宣布,將投入約120億歐元用于新能源產品研發,并將在德國英戈爾施塔特工廠附近建立電池組裝廠,迎合汽車電動化趨勢。

除此之外,奧迪集團計劃到2024年,將在研發、固定資產、工廠設備等領域投資約370億歐元,并計劃在2025年推出約30款電動化車型,屆時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將從現在的3.5%增長到約40%。
可以看出,奧迪集團方面對該公司進行車型電氣化轉型的決心很大。尤其是要在建立電池組裝廠方面投入巨資,說明該公司對未來發展有著長久且具體規劃。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奧迪集團建立電池組裝廠,或許也有避免受到供應商制約有關。
2020年2月,奧迪集團因供應鏈問題被迫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工廠停產純電動SUV車型e-tron。盡管官方未公布具體停產原因,但業界普遍推測是因為LG化學在波蘭的動力電池工廠產能有限,導致車型的動力電池供應不足。
當然受到影響的不止是奧迪集團。據GPLP犀牛財經了解,因受到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LG化學2月暫停了在中國工廠的生產工作,這對歐洲汽車制造商的電池供應帶來較大影響,其中就包含沃爾沃等多家車企。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受到電池供應商影響的沃爾沃,也開始組建自家的電池組裝生產線,并已在3月9日開工。
如此看來,奧迪集團準備在德國英戈爾施塔特工廠附近建立電池組裝廠除了為加速轉型之外,或許也是不想受到電池供應商的制約。畢竟松下和特斯拉的案例已經證明,依靠單一供應商,將對工廠生產規劃帶來極大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奧迪集團已經開始針對電池供應方面做出調整,但事實上自建電池組裝廠也是一個耗時耗力的功夫??梢灶A料到,短期之內的奧迪集團在電氣化車型生產方面,還要依靠電池供應商的供給,而此時出現的公共衛生事件也將對其造成巨大影響。
公開數據顯示,2019財年奧迪集團全球銷量達到184.55萬輛,同比增長1.8%;經營銷售利潤為45.09億歐元,同比增長27.7%。
其中奧迪集團在華的累計銷量達69萬輛,同比增長4.1%,并且占比奧迪集團全球市場份額40%,成為其最大的單一市場。同時,奧迪集團在華的國產化車型占比也在逐漸提高,達到了91.6%,遠高于奔馳、寶馬等品牌。
不難看出,奧迪集團的業績與中國市場緊密相連,而此時,中國汽車行業正在抓緊向新能源方面轉型,奧迪集團推動電氣化,或許也與避免在中國市場未來受到沖擊有關。那么,奧迪集團電池生產的規劃能不能產生一個好效果呢?目前看,還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