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同光晶體與河北保定淶源縣人民政府舉行簽約儀式,年產10萬片直徑4-6英寸碳化硅單晶襯底項目順利落地。

圖片來源:同光晶體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李樹深表示,隨著全球新興產業的發展,對碳化硅的需求進入爆發期。尤其是我國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碳化硅技術所引領的5G、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在實現自主發展的道路上,“卡脖子”問題一再凸顯,國家層面持續對碳化硅產業進行戰略扶持。
同光晶體董事長鄭清超指出,同光晶體經過八年的產業攻關,成功駕馭碳化硅單晶襯底這一產業,如今的產品技術指標、優良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此前保定日報報道,同光晶體是河北省首家能夠量產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單晶的戰略新興企業。2013年,同光晶體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簽訂“聯合實驗室”,成為河北唯一的與中科院合作的碳化硅材料實驗室;2017年,同光晶體聯合河北大學、中科院半導體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搭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檢測平臺,有效推動科技創新要素加速聚合,促進科技創新資源的集成開放和共建共享,填補了河北省新材料專業檢測平臺的空白。
同光晶體緊抓產業發展的爆發期,在2019年年底正式啟動產能擴張戰略。淶源項目投資建設500臺單晶生長爐,是同光晶體產能擴張布局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