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預期:機器人主題炒作的2-3年以來,市場審美疲勞與特斯拉機器人進展低于預期使得股價目前處于低位。市場當前的預期是,特斯拉機器人25年進入限制性生產,年產幾千臺,26年開始產品出售,在市場上流通。
產業進展:伴隨大模型的開源與英偉達cuda機器人生態系統的開放,越來越多參與者涌入此賽道,且運用局部泛化的能力解鎖特定工況,部分機器人公司商業化進展較快。
硬件符合的條件:目前供給端硬件的生產制造及成本已不再是約束條件。攝像頭、諧波減速器、傳感器、直線執行器等產能較充裕,絲杠此前市場較小,未有存量產能,但目前正進行設備國產化導入,擴產不是硬約束。
軟件算法:軟件算法的進步是產品功能提升和應用場景擴展的關鍵。其中,環境理解、智能交互及推理決策等大腦算法發展相對成熟,而運動控制相關的小腦算法處于較為初期階段。核心約束在數據采集與精細運動底層算法上,可觀察產業界在這些方面的積極迭代與演進。
風險提示:人形機器人行業進展不及預期;行業規模測算基于一定的假設,存在不及預期的風險;第三方數據失真的風險;研究報告中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之后或更新不及時的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