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摘要:
大基金三期相對于此前兩期,有何不同?2024年5月24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簡稱“大基金三期”)成立,注冊資本為3440億元,支持人工智能芯片、先進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材料等領域的發展。與大基金一期和二期相比,大基金三期在注冊資本有了顯著提升。為了更好地適應集成電路產業的特點,大基金三期在投資期限上進行了顯著調整,將存續期限延長至15年。大基金二期相比于一期基金,在投資領域上更加多元化,重點解決行業卡脖子問題。通過支持龍頭公司和提高國產替代化率,大基金二期有力推動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自主創新和高質量發展。隨著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投資領域將進一步拓寬,增加對半導體產業鏈卡脖子環節的支持的同時,AI相關芯片、算力芯片等或成為大基金三期投資的重點。大基金通過延長投資期限和優化投資布局,支持集成電路產業長期發展,這些投資不僅有助于提升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也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持續創新和攻堅奠定了基礎。
借鑒日韓成功經驗,對我國的集成電路行業投資有何啟示?
日本“產、官、學”體系突破美國技術封鎖,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異軍突起。日本“產、官、學”體系誕生,奠定了日本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基礎。1975年以來的VLSI項目給日本半導體行業提供重要支持,90年代日本市場份額達到世界第一,1990年在世界前十大半導體廠商中,日本廠商占據6席。此外,VLSI項目極大推動日本半導體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對上游材料和設備的投入,為后來日本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1975-1997年,美國對日本開展“301調查”,隨著美日貿易摩擦加劇,日本半導體行業市場占有率下降。但另外一方面,技術和經濟封鎖等背景下,日本廠商重心由半導體產品轉向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日半導體材料維持世界領先地位。我國目前半導體產業所處階段與1990年的日本半導體產業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借鑒日本“產、官、學”經驗,我們得到以下結論:(1)政府積極牽頭引導,為后續龍頭公司崛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隨著大國崛起,貿易摩擦和技術封鎖可能會常態化,應當擴大對半導體上游設備與材料的投入,重點解決“卡脖子”問題。
為扶持韓國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韓國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并通過“官民一體”的方式支持半導體行業發展。在半導體產業化的過程中,韓國政府推動“政府+財團”的經濟發展模式,推動了“資金+技術+人才”的高效融合。1983-1987年韓國實施“半導體工業振興計劃”,韓國政府共投入了3.46億美元的貸款,并激發了20億美元的私人投資。1987年以來韓國廠商DRAM市場份額逐步提升,三星電子通過多次逆周期投資擴產,成為了全球DRAM龍頭。通過回顧韓國DRAM發展歷程與全球龍頭三星電子的成功之路,我們認為:①半導體行業乃大國重器,需要持續不斷地進行技術、人才和資本方面的支持,韓國通過頂層設計支持半導體行業發展,三星躍居成為DRAM內存世界龍頭;②半導體制造逆周期投資至關重要,通過持續加大逆周期投資,龍頭公司競爭力與市場占有率有望提升。
投資策略:當下半導體行業產業周期與政策周期共振,借鑒日韓“政府+財團”模式的成功經驗,我們看好以下半導體投資賽道:
②受益于半導體產業轉移,全球競爭力與市占率提升,受益標的:中芯國際、華虹公司、兆易創新、長電科技、晶合集成等;
③解決卡脖子環節,例如上游半導體材料與設備領域,推薦滬硅產業、江豐電子,受益標的: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盛美上海、彤程新材、晶瑞電材、南大光電等;
④ AI芯片賽道,受益標的:寒武紀、海光信息、瀾起科技、德明利等;
⑤先進封裝賽道,推薦耐科裝備,受益標的:長電科技、通富微電、深科技、天承科技等。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波動、行業景氣度下行、行業競爭加劇、中美貿易摩擦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