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總體呈上升態勢,中高速增長成新常態
1、產業規模持續上升,增速開始放緩
2015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到4245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增長21%,與過去10年年均超過30%的增長率相比,增速明顯下降。
2015年,我國LED外延芯片環節產值約151億元,較2014年增長約10%,由于MOCVD設備數量的增加和產能利用率有所提高,外延片產量較2014年增加31%,芯片產量增加40%,但由于芯片價格下降近30%,致使產值增幅不及產量;LED封裝環節總體發展平穩,產值達到615億元,隨著部分企業大幅擴產,產能較2014年增加30%以上,加上前期產能的釋放,LED封裝器件產量整體增長達50%,平均價格下降超過30%,拖累產值增長僅為19%;LED應用領域的產業規模達到3479億元,雖然受到價格不斷降低的影響,但仍然是產業鏈中增長最快的環節,應用整體增長率接近22%。其中LED通用照明仍然是市場發展的最主要推動力,產值達1552億元,增長率為32.5%,滲透率超過30%,占應用市場的比重也由2014年的41%,增加到2015年的45%。雖然三大產業環節產值都實現增長,但是各環節增幅均明顯下降,顯示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開始整體轉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
2、投資并購活躍,產業集中度提升
2015年,我國半導體照明上游外延芯片環節MOCVD設備保有數量近1400臺,在上新機臺,淘汰落后的情況下,較2014年的1290臺增加110臺左右,所增加的新機臺設備基本是由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龍頭企業保有。從設備數量來看,我國保有的MOCVD數量已經占到全球總量的70%,而且設備進一步向大企業集中,其中約5%的企業各自所擁有的設備數量超過100臺,其產能規模站到了金字塔的頂端,而且規模還將繼續擴大,另外約6%的企業各自所擁有的設備數量在50-100臺之間。與此同時,有44%的企業各自所擁有的設備數量在10臺以下,其中一部分因機臺落后,經營不善而成為“僵尸”企業,另有少數技術沉淀較好的企業成為被大企業并購的對象。綜上所述,我國半導體照明外延芯片環節的產業集中度有所提升。
2015年是半導體照明行業加速洗牌的戰國時代,各大企業通過并購整合快速做大做強已經成為格局調整和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與前幾年相比,2015年,LED行業出現的并購熱潮,不僅有橫向整合、縱向延伸,也有“跨界”融合,隨著一批中小型企業的退出,2015年LED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具有技術優勢和規模效應的龍頭企業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2015年,半導體照明行業共發生46起重要的并購整合交易,其中披露的交易總金額近400億元人民幣,交易結果絕大多數是以取得控股權為目標,并購目的除了延伸產業鏈實現多元化發展,從渠道、品牌、專利、產能等多個方面考慮成為并購整合的出發點。2015年發生的并購案中有6起為跨國并購,其中金沙江等國內財團以33億美元聯合收購Philips Lumileds 80.1%股份成為2015年半導體照明領域的最大整合并購案,該交易雖尚未塵埃落定,但我國半導體照明企業深度參與國際競爭已崢嶸初現。
延續2014年的良好發展勢頭,2015年我國半導體照明行業項目投資活躍,表現為以應用帶動全產業鏈發展,區域分布出現由東南沿海向中東部地區轉移趨勢。2015年各地環保部門公布的處于環評階段的LED相關項目約80項,涉及LED產業鏈上中下游及相關材料配套領域,分布在全國17個省區。